腹满不实,阴气闭塞,阳微不运故也。更有一等,阳虚阴盛已极,元阳将脱之咳嗽,气喘痰鸣,六脉浮空,或劲如石,唇青爪甲黑,周身大热,自汗,乃脱绝危候,急宜大剂回阳饮治之,十中可救二三。
此处又宜分别何经受病为要。阴寒急病,亦宜紧火急煎服之。
其人定无力无神,两尺必浮空,或极劲,口并不渴,即有渴者,必喜热汤。今人全不在阴阳至理处探取盈缩消息,一见午后、夜间发热,便云阴虚,便云滋水。
知非更拈出仲景治少阴、太阴两大法门,真武何以用附子而不用干姜,理中何以用干姜而不用附子,其四逆附子、干姜并用,何以又独称为救里,而治无专经。或执见在之见,则头疼者云救头,脚疼者云救脚,而本标纲目,反为迂远庸谈。
或厥阴之风木一强,主少腹阴囊及脚腿胀满。若病未大虚,而上身汗者,责在气分有热,下身汗者,责在血分有火,不可拘执,务在这阴阳互根处理会。
奈何泄之于医,世人不识,反多皆议。予思此等施治,皆是治客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