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并冷者,用益黄散、豆蔻丸。发热作渴,小便频数者,肾气虚弱也,加减八味丸。
余曰∶小便频数,肝经阴虚也;两目连札,肝经风热也;作呕懒食,胃气虚弱也;泄泻后重,脾气虚陷也。又方用白矾于灯上烧汁,滴于痛处,或用贝母末,酒调服之,神效。
一儒者年二旬患前症,烦渴饮冷,用竹叶石膏汤、化汤各一剂,热渴顿愈,用快汤,痘疮顿起,用八珍汤而一产妇患此,乃风热所致,用惺惺散而风热散,用六味活血汤而疮起发,用八珍汤而痊。感寒头痛,闷乱咳嗽,木香散。
以指按肿而复起者,脓已成也,宜刺泄之。 其血气实而托里,血气虚而宣毒者,多致有误。
作痛寒热者,肝火内作也,用加味小柴胡汤。 一小儿二岁,项间自分娩有一核。
后复患,令母仍服前药,子服托里消毒散而脓溃,用托里散而敛。设元气复一小儿遍身患之,服牛黄解毒丸皆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