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脉见微弱,即不可用大青龙汤,以少阴病脉必微细也。岐伯曰∶足之少阴,上系于舌,络于横骨,终于会厌,两泻其血脉,浊气乃辟。
太阳病,先发汗表未解,仍宜汗之,而复下之,治失其宜矣。 长沙察其缓急,故以伤寒为首务尔。
发者,拓而出之也;麻黄汤者、乘其欲散而拓出之也。 即寒伤荣,宜发汗,亦只汗出表解斯已耳!不可听其大汗不止,致有阳虚之变证也。
今博集诸家注释,采其精粹,正其错□,删其驳杂,补其阙漏,发其余蕴,于以行之天下,则大法微言,益昭诸万世矣!太阳主表,为一身之外藩,总六经而统荣卫。余族兄双柏,五旬后病此,时师以滋阴降火之剂投之,小便愈多,色清而长,味益甘,则渴益甚。
是动则病齿痛肿。宜干姜附子汤,宜从阴中回阳,不当于昼日烦躁,一假热证狐疑也。
阳明病脉当数大,今脉迟汗出多,设不发热恶寒,是太阳表邪已解矣。戴原礼曰:太阳病有喘咳,无汗喘者,宜麻杏石甘汤;有汗喘者,宜桂枝加厚朴杏仁汤;无汗咳者,宜小青龙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