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琥曰:无汗而喘,但浮不紧,何以定其为阳明病?其他但见一二证即是,不必悉具。
岐伯曰∶水谷皆入于口,其味有五,各注其海,津液各走其道。若但欲寐,身重无轻时,是少阴证也。
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虽有烦躁证,乃少阴亡阳之象,全非汗不出而郁蒸者比也。圣人言足不言手,足可该手,手不可该足也,非不传手也。
沈明宗曰:此凭脉辨证,知邪传与不传也。今阳明病,有初得之一日,不发热而恶寒者,是太阳去表之邪未尽,故仍恶寒也。
俱一本草语也,俱王公所集要也,时师既宗王公,乃不畏芎归之辛,而独畏参之甘,抑何僻也?本方当裁为越婢汤、桂枝汤合之,饮一升。
方氏注:泥弱字牵入中风之脉,阳浮阴弱为解。 伤寒,心中有水气,咳而微喘,发热不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