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令发热,则属风,便为历节也。 寸口脉,浮为在表,沉为在里,数为在府,迟为在藏,假令脉迟,此为在藏也。
因胃热里实,表热发热,故用厚朴七物汤,表里均解,腹满发热两除也。 诸脉浮数,当发热而洒淅恶寒,若有痛处,饮食如常者,蓄积有脓也。
服汤已,渴者,此寒去「小青龙汤主之」六字,当在发热不渴之下,始与服汤已渴者之文义相属,岂有寒去欲解,而更服小青龙汤之理乎?知内外之阴阳,而辨其孰为虚孰为实者,诊家之切要也。
腹满不减,减不足言,谓腹满不减,虽减不过稍减,不足言减也。倘如更二气不差,此疟邪不衰,与病者气血痰饮,结为症瘕,名曰疟母也,当急治之,宜用□甲煎丸攻之可也。
不得眠,阳气不能行于阴也。今趺阳脉胃大而紧,为病虚脉实,则不相宜,故为难治也。
十日脉尚浮而数,浮为在表,表热邪未已,故发热,数为在里,里热能消谷,故饮食如故,与此方荡腹满而除表热。府属阳,两阳相比,则非如阴之凝,故寒气感则发,否则已。